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Quai d'Orsay 54的不平衡都是來自結構比重

        說起Quai d’Orsay這個雪茄潮牌(通常我覺得一個牌子沒搞多久大家就一頭熱的統稱潮牌,哈),關於他有趣的背景小故事還是要稍微提一下,才能了解它是從何而來。這個牌子在古巴雪茄的家族裡面算是比較年輕的品牌,也絕非古巴古老雪茄家族歷史裡面的傳承品牌,它反而是來自法國本地市場對於自有雪茄需求所建立的一個品牌。話說1973年時任法國總理的Valéry Giscard d’Estaing他老兄抽雪茄的時候突然問了眾人說「為什麼沒有法國牌子的雪茄?」……(這是什麼幹話?)不就跟我問大家「為什麼台灣不產袋鼠肉乾?」一樣嗎?就是因為天候、物種、工藝皆無法達到原產國的條件,所以當然沒有發展該類農產品。但不要笑,這位老兄還當上法國總統(1974-1981),而且他還因為主持起草《歐盟憲法條約》,又被譽為歐盟憲法之父(所以會抽雪茄跟會館國家可見沒什麼關係)。重點是當時他的一個想法底下人就真的修書一封到古巴當時的Cubatabaco 公司(1994年之後改組成為Habanos S.A.),傾訴他有多想要一款屬於法國自己的雪茄(這真是雪茄界的重大ODM專案),而當時古巴菸草公司的chief blender就好心的幫法國創造一款全新的雪茄,並且以法國塞納河畔的多爾賽港命名(Quai d’Orsay),因為當時的法國菸草局跟外交部就位於該港,於是這個品牌的雪茄就這麼在法國問世,並且透過法國發行至許多區域。但是早期的Quai d’Orsay配方跟現在新版的不同,標籤也一般般的,在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越賣越沒力的情況之下,在2015年Hananos S.A.決定把產品線型號砍到只剩下5-3/5 x 42 Coronas Claro這個尺寸,但是銷售仍沒起色,於是原廠再接再厲於2016年創新兩款型號Quai d’Orsay line, Alma (5 3/10 x 54) and Gourmet (4 1/3 x 50),也修改過調味組合,並且在同年11月法國代理商SEITA大力宣傳上市,至今成為國際潮牌之一,台灣市場這一兩年也四處為人津津樂道,只要去有賣古巴雪茄的館子裡面都會有熱心的櫃台妹妹跟你講「哥哥,那個Quai d’Orsay很棒喔,很香喔」 and 「我覺得50比54好抽喔」講到我不試試看不行。就這樣兩年過去了,之中也抽了幾次Quai d’Orsay,的確覺得50比54還要來的「恰到好處」,不過我也沒太在意。但是前幾天再度回味之後突然發現原因所在,這也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關於雪茄內部「平衡」的問題。


        Quai d’Orsay是一款在所有古巴雪茄當中,相對比較輕柔(mild to medium)的雪茄,wrapper選用的葉子極其光滑完美,這點不得不誇獎一下菸廠的用心,讓Quai d’Orsay看起來外觀更加可口,難怪美女們都愛,因為這款實在不像其他古把雪茄外皮那般粗糙有葉脈起伏。說到雪茄的主要的風味調性是以木質香當中帶點微甜堅果胡椒味,而且國際茄客都說這雪茄有一股說不出來奇妙的香味,走的是Hoyo de Monterrey 的輕柔路線,每次我剛點燃雪茄的時候抽起來實在沒啥感覺,大概燒了0.5cm之後才開始感到檀香飄起,並且逐漸有感一絲絲的栗子香氣,但說實在的個性並不鮮明。直到中段的時候口感上開始有胡椒的辛味出現,口感越來越鮮明,然後檀香轉成雪松木香並持續走「輕柔木質香」的路線,但到了中段後Quai d’Orsay 54讓我有點感覺不對味了,相較於Quai d’Orsay 50的剛剛好的「溫和收尾」感受,Quai d’Orsay 54的後段口感偏辣,前半部的香氣部分結束之後只剩過辣的口感,瞬間喪失了愉悅的感受,讓我每次都無法吃完整支雪茄,總是留著一節便放棄。不像是Quai d’Orsay 50般的剛剛好完食,令人感到遺憾。這次,我剖開了Quai d’Orsay 54,將其進行分析發現(請看附圖):



茄衣:輕薄光亮,味道呈現檀香木味,這就是在前段很明顯的氣味來自於此。
茄套:有栗子般香甜的氣味,原來這雪茄甜味就是來自於此,但為何也是只出現在前段一小部分,仔細一看,好薄的茄套!在整支雪茄結構中佔比未免也太少了。
茄心:佔整體雪茄結構比重很高,仔細看有分兩種顏色的葉子,淺色葉有濃濃胡椒香,且刺鼻辛辣。深棕色葉較不辛辣而有一種麝香的味道,我想這是奇妙口味的來源。

Wrapper有著檀香木的香味


以54 vitola的雪茄來說binder有點偏薄

Filler的菸葉有兩種配方
        整體結構上的比重看起來,Quai d’Orsay 54的茄心佔比實在過高,茄衣茄套相對極少,難怪會讓雪茄風味越到後面越偏離柔和感,且逐漸乏味且辛味(spicy)約重,後繼不甚美麗。我想這就是Quai d’Orsay 54在調製的時候所遇到的「不平衡」問題導致,相對之下Quai d’Orsay 50的平衡度比較剛好,所以整體給人的感覺相對愉悅且結束的漂亮。另帶一提的是,我覺得Quai d’Orsay的結構不算精實,常常燒到後段偶而會吸不出煙或是鬆散掉,據說是有點為了趕上市而品管不夠精實,但價格又被炒作上來,古巴的捲工實在掉漆不讓人意外。



        以上皆是個人感受,如果有傷害到Quai d’Orsay的愛好者請原諒,我的嘴巴跟鼻子已經被上百款雪茄慣壞了,所以真要把所有古巴、非古通通拿進來排名,同樣的價位,實在還有很多款可以推薦給大家的呢。

古巴雪茄與非古巴雪茄的不同調

Cuban Puros cigar - Trinidad
        這麼多年來,PUROS(單一國家菸葉)跟多國菸葉的爭論總是不停歇。相較於古巴雪茄,非古的雪茄菸廠總能毫無限制的採用各國菸葉來調配出五花八門的口味來尋求創新。但是古巴old school的作法只能在單一國家種植菸葉相對有限的條件下要產生不同的風味,當然挑戰嚴峻多了,也難怪古巴雪茄仍獲得許多老司機的眷顧與敬佩。在眾多爭論當中,有茄友提出的看法是認為非古雪茄都是靠wrapper在替主要風味撐場面,更提到如果把雪茄的wrapper拔掉,去試抽古巴跟非古的雪茄,則會發現非古雪茄喪失整體的風味會比較多? 哈,真是有趣的爭論議題,身為研究員我相當樂於嘗試,只是沒有wrapper的雪茄抽起來可能會漏風,畢竟binder的密封度沒有wrapper好。話說,我自己對於雪茄風味的看法,在之前探討「binder」的那篇文章就曾提到,一般來說關於雪茄風味最為人常探討的部分是wrapper跟filler,鮮少有人在意binder,但是對於master blender來說,binder扮演著整支雪茄香氣(aroma)上與wrapper互補的重要角色,"The Ultimate Cigar Book"的作者Richard Carleton Hacker就說過倘若binder比重拿捏不好,雪茄的風味就不"OK",失去平衡。
CAO MX2 採用六國菸葉混合製成

        在整株菸葉當中,binder通常取自於下半部的菸葉,介於Volado (bottom)跟Seco (middle)部位之間,菸葉的特性屬於日照少,既擁有彈性細緻能用來綑綁filler,也扮演著香味調和者的功用。在菸草植株的功用特性當中,位於上部的ligero (top)菸葉日照時間長,被拿來當作filler時的主要展現在於口感味道(flavor),而下半部日照比較少的binder/wrapper則是較能展現香氣(aroma),一支雪茄必須綜合各個菸葉角色功能讓整支雪茄在香氣與味道上的呈現能達到master blender期望的境界。wrapper, binder, filler到底哪個部分決定多少比重的味道,眾說紛紜,但在我看來是應該依照人體受覺神經的功用來判斷雪茄的風味,例如鼻子的嗅覺偵測香味(aroma)如奶油、花香、咖啡、皮革、松木;舌頭的味覺辨識味道(flavor)如甜澀甘苦辣。重香氣的wrapper/binder的搭配起來充分展現aroma的組成,注重口味的filler在不同成分中帶來各種flavor的口感。對於此,雪茄界常得獎的知名Master Blender - Ernesto Perez Carrillo就說過,binder在每一支雪茄的角色中無論是在結構上、風味上、決定雪茄每個部位佔比都會影響香氣、口味的最終體驗結果。
菸草不同位置的菸葉用於雪茄不同的部分,功用與特性各有不同

        最後回到今天所要說明的主題,對於古巴雪茄在於整體風味的表現上能達到令人愉悅的程度不在於菸草的複雜度與多樣性;非古的雪茄精於多國菸葉的交叉使用也帶來另一種風情。就好像不同製作規模跟方式的歌曲,都能吸引各自的歌迷一樣,這就是藝術,這就是人類靈感的創作。把雪茄拆開來比較對誰都不公平,畢竟每個人品嚐雪茄是從最終的平衡點來感受作品的總分。賣座的商品,無論簡單或是複雜,都有它的美。就好像近代的一首流行歌,用了一堆詞曲創作者、跟製作人,但是老學校歌曲創作常常只有一人搞定,你能說誰的歌好還是不好嗎?歌曲創作是藝術,雪茄創作也是藝術,一切結果存乎個人感受而已。
歌曲製作方式比較(參考網路圖片)

        無論誰對誰錯,在每次探討的過程中,我對於台灣雪茄老饕們的追根究底辯論精神甚是佩服有加,雪茄圈裡很多大師,一山真還有一山高,人的味覺、嗅覺神經長得都不一樣,雖說基本味覺大致相同,但是細微處還是個人有個人的差異感受。因此,管他山有多高,古巴、非古我都愛,多多品嚐不同的雪茄,不要侷限單一品種,多方體驗,找到自己喜歡的雪茄風味,才能讓雪茄豐富我們的人生,不是嗎?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你的「校準」雪茄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一個拿來「校準」味覺的雪茄,當你感覺味覺狀態不佳或是不敏感的時候,總會燃起一支你記憶最深刻,風味居中的雪茄來比對自己大腦味覺中樞神經記憶中的味道,如果味道不對了、偏離太遠,表示你狀態不好該休兵個幾天,甚至要更久,依照個人狀況評估,等到味覺恢復了良好的狀態再來品嚐高檔或是陌生的雪茄,以免嚐不出真正的味道浪費了。Partagas一直是我的最愛,中規中矩的古巴菸葉香氣,微辣的口感,深邃的喉韻,總是能喚起古巴雪茄的最原始記憶。目前在市場上,Partagas D4是全球銷量最大的古巴雪茄,標準Robust size永遠是大多數雪茄迷的最愛,也是初學者必須體驗的尺寸,D4的風味單純直接,辨識度很高,所以很適合當作「校準」雪茄,但建議盡可能用同一年份的雪茄,精準度會更高。
若是時間上不允許,還有雪多小雪茄可以拿來「快速複習」一下,雖然是小支機器捲雪茄,但是基礎的風味與口感其實更穩定,也是相當方便拿來做快速「校準」的雪茄款式,這是為何我總是會準備小雪茄在身上
這是我喜歡的方式,不曉得大家的「校準」雪茄是什麼呢?


Partagas Chicos
Partagas D4

My Father La Opulencia 真是「豐」味之王

        每當想要抽個非古雪茄時腦海每每會出現我「爸爸牌」,因為超魔性的品牌名真的很洗腦,加上這牌子的雪茄個款都是風味獨特令人印象深刻,Garcias家族實在是好功夫,難怪其作品屢屢得獎。在我的書桌上,常放著一盒My Father La Opulencia,三不五時就打開來聞香一下,木盒加上雪茄的濃郁香氣相當令人愉悅。不像是在聞古巴雪茄那股刺鼻騷味,還會令我打噴嚏呢。
My Father La Opulencia 

        雪茄,沒有說古巴的一定最好,更應該說我對於Cuban Cigar我是用「respect」的心情去品嚐評鑑它。因為它代表著雪茄極盛時期的歷史文化發展中心,也孕育許多悠久的菸葉栽種與捲煙家族,隨著古巴革命的前後期間逐漸逃離戰亂地區在外延續家族生意至今,因此古巴對於雪茄產業的貢獻不可抹滅,但由於古巴本國的生產能量有限導致總是出現供不應求、價格年漲的狀況一直持續。我常跟茄友交流著,我愛雪茄抽的是味道不是價格的宗旨來分享,因為雪茄跟所有農產品一樣,可以論究到「天、地、人」的三大因素來分析其產出的背景,決定主要味道,但後期的「養」則是影響賞用時的風味良窳。



        說到這款2017年發行並且獲得CA雜誌2018年度推薦Top no.2雪茄榮耀的La Opulencia「豐味之王」佳作,這一款由廠家Garcia家族宣稱墨西哥與尼加拉瓜煙葉的完美結合(marriage of two opulent tobaccos with —Mexican and Nicaraguan)作品。這支雪茄用Mexican San Andrés rosado oscuro wrapper做茄衣,採用兩種Nicaraguan binder - Corojo & Criollo當作茄套,包覆著Garcia家族自家栽種的古巴種子菸葉(Cuban seed filler)作為茄心,整支雪茄風味的調配獨特,如同其名稱一般充滿濃郁且豐富的口味,尼古丁屬於中上強度。這是一支Toro size 的長雪茄,前端的風味就是黑胡椒搭茴香,證明爸爸就愛吃胡椒蝦(again),這牌子開場都是胡椒味,愛甜味的兄弟姊妹們我只能告訴你這支沒甜味sorry,但是有撲鼻的茴香(在cold test的時候就感受的到),墨西哥種oscuro的茄衣總是會有一種柑橘陳皮的味道吾人甚喜呀,在retrohale通過鼻腔時更明顯。有趣的是,我覺得My Father的雪茄煙體總是不會太飽和,對我來說就是medium 而已,但剛剛好。我喜歡在下雨天抽雪茄,空氣中的濕度被吸入雪茄燃燒成煙時比較黏口,風味更鮮明。抽到中間2/3段時開始有更濃郁的檸檬片跟可可豆豆的味道蹦出來了,開始體驗到所謂的「豐饒美味之王」的標題呈現,這是古巴菸葉比較少有的感受,非古就是用複雜的調味在一年20億支雪茄銷量的龐大市場中立足成長。中段口感如此豐富又輕柔,檔次果然高過安提列斯之花一坎。

        進入最後的1/3段,炭烤皮革味開始呈現,古巴種子的菸葉尼古丁強度表露無疑,這支雪茄拿到CA評比2018年第二名果然非浪得虛名,事實上2017年上市時就已經頗受好評,家族老爹Pepin Garcia自幼11歲就在古巴學習捲雪茄,直到2003年從古巴移居到邁阿密造雪茄廠開宗立派,開啟另一片天,值得讚賞,Bravo👏


My Father 品牌創辦人Pepin Garcia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雪茄結構與口味的關係

        常常看到茄友們偶而會談到雪茄的風味如何組成,也常讀到國際雪茄相關文章在討論雪茄結構的比重如何影響風味。雪茄風味組成的講法眾說紛紜,所以今天純粹談論個人感受,無論對錯。我認識過一位茄友很喜歡解剖雪茄,在自己試過幾次之後發覺遇到有疑問的雪茄,把它解剖開來的確是個好方法,後來我也逐漸習慣對於新體驗的雪茄款式都會打開來看一下,聞一聞,燒一燒。
在反覆的體驗當中,我還是覺得filler決定至少60%以上的風味,就像是人的「個性底蘊」,天生無法改,有的人開朗、有的人悶騷、有的人火爆,讓你一碰就明顯感受其風格,filler所帶來口感的衝擊高於鼻子所能接收到的氣味,雪茄的filler一般來說都是採用菸葉植株最上層的菸葉,該部位菸葉日照常、尼古丁油也濃厚,最能帶給使用者口感味覺與身體對於尼古丁的刺激感受。雪茄所帶給使用者的口腔味覺、喉韻,filler的菸葉佔最大的比重。就好比古巴雪茄菸葉在Vuelta Abajo產區土壤所帶來豐富的礦物質使得菸葉口感喉韻深邃香濃,堪稱極品。



        用來固定雪茄結構的重要角色Binder,其目的除了要把filler緊緊包捆好以外,至少也要佔了30%上下的風味比重,就像是個人的「表達方式」,有人語調高昂、有的人講話低沈小聲、有的人講話嘴利、有的人柔和溫順,就算是擁有不同的個性,但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還是會給人有相當不同的感受,而且好的master blender深深知道binder在整個雪茄的結構當中是扮演重要的「中間調和者」,一支雪茄的binder如果用得不好,可是會大大影響整體表現的風味。有些非古雪茄的廠家在binder甚至使用兩種以上不同種的菸草,創造出風味異常豐富的整體表現。



        至於Wrapper來說大約是佔10%左右的比重而已,就像是人「穿著」的外衣與香水化妝品,是第一時間給人的視覺衝擊,最主要的功用還是在帶給使用者燃燒香味(aroma)的第一層衝擊感受,通常在點燃一根雪茄剛開始抽的時候,前段的香氣都是非常的明顯宜人,因為wrapper第一線燃燒速度較快,菸葉通常都是採用菸草植株的底層菸葉(volado),該部分菸葉日照少,其特性就是香氣豐富但是尼古丁油不高,口感較為清淡。當雪茄燃燒到中段之後,wrapper的香氣給人的比重感受就會逐漸降低,而「雪茄本性」終究是由Filler/Binder會逐漸凸顯出來。但是一個人穿件好看的衣服,也是必須的,沒有了wrapper就少了一味,就像網紅正妹們還是要懂得化妝術跟穿衣哲學,穿著不同還可以帶來不同的感受(就好比Maduro 或 Connecticut的菸葉wrapper濃淡表現各有不同)你說不是嗎?在眾多的雪茄當中,古巴的雪茄wrapper選用的種類比較有限,使用上也來的薄,所以古巴雪茄偏重口感、喉韻的表現,反之非古的雪茄採用的wrapper五花八門,來自各個國家跟不同種的菸葉,味道非常多變化。



        風味與結構的關係另外一個層面可以由抽雪茄時煙霧吸收的途徑可以看得出來(下圖),吸到嘴裡的時候,mainstream smoke的煙還是來自茄心最為直接,其次茄套再者茄衣,但是尾端切口的方式可能會些許影響煙到嘴裡的先後次序,所以最近V Cut流行就是把尾端茄帽的結構縱面剖開,切面當中使得filler的外露面積擴大,吸時讓進來氣流更集中在雪茄中央燃燒,讓使用者感受到更強烈filler所帶來的刺激風味,反之跟使用平剪時讓wrapper, binder均能同速燃燒所帶來的香氣充分外放又有所不同,但誰好誰壞,還是看個人感受,但是雪茄風味主要還是由本體的結構來影響最多。


雪茄燃燒與氣流作用示意圖
        有些人對於雪茄風味組成的比重感受可能跟我說的相反甚至倒過來講,但是又何妨?反正大部分人看網紅正妹也都喜歡看他們妝化的美美的,衣著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重外在而不重內在;有的人不在乎稀奇古怪的香味,只熱愛辣辣的、深邃的口感喉韻,因此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要個人喜歡開心就好。




關於Binder與雪茄風味的關係

        Binder,最常被忽略的部分,卻也是雪茄起承轉合的樞紐。一般來說雪茄最為人常探討的部分是wrapper跟filler,鮮少有人在意binder,但是對於master blender來說,binder扮演著整隻雪茄風味上與wrapper互補的重要角色,"The Ultimate Cigar Book"的作者Richard Carleton Hacker就說過倘若比重拿捏不好,雪茄的風味就不"OK"。在整株菸葉當中,binder通常取自於下半部的菸葉,介於Volado (bottom)跟Seco (middle)部位之間,菸葉的特性屬於日照少,既擁有彈性細緻能用來綑綁filler,也扮演著香味調和者的功用。在菸草植株的功用特性當中,位於上部的菸葉日照時間長,被拿來當作filler時的主要展現在於味道(flavor)著重於口感,而下半部日照比較少的binder/wrapper則是較能展現香氣(aroma),綜合各個菸葉角色功能讓整支雪茄在香氣與味道上的呈現能達到master blender期望的境界。今天剛好跟一位茄友討論到wrapper, binder, filler到底哪個部分決定多少比重的味道,眾說紛紜,我想,用binder來破題,剛剛好。因為鼻子的嗅覺偵測香味(aroma)如奶油、花香、咖啡、皮革、松木,舌頭的味覺辨識味道(flavor)如甜澀甘苦辣。重香氣的wrapper/binder的搭配起來充分展現aroma的組成,重口味的filler在不同成分中帶來各種flavor的口感。對於此,雪茄界常得獎的知名Master Blender - Ernesto Perez Carrillo就說過,binder在每一支雪茄的角色中無論是在結構上、風味上、決定雪茄每個部位佔比都會影響香氣、口味的最終體驗結果。


雪茄結構圖


菸葉植株下部菸葉(Volado)


        在我剖開的許多雪茄當中,的確有發現binder佔比越厚的雪茄香氣旺盛,反之binder薄的雪茄香味到了中後段就會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佔更高比重的filler所展現的口感加重上來。例如Quai d'orsay 54的binder就是超級的薄,Gilberto Oliva的binder就超級厚,在享用這兩隻雪茄的過程就可以明顯辨別出這兩款雪茄的特性。



Gilberto Oliva 雪茄解剖樣本

Gilberto Oliva cigar Binder 厚實
Quai d'orsay 54 雪茄解剖樣本(filler比重明顯偏高)
Quai d'orsay 54 binder 偏薄

        所以,到底wrapper, binder還是filler誰決定雪茄的風味比重呢?沒有一句簡單的話可以代替的,曾經我也嘗試要給一個數字佔比,但是經年累月地品嚐後想想,這個數字比例不見得是個好的指標,再了解master blender的經驗分享之後,我所得到的結論是,雪茄更像是一個aroma與flavor的矩陣表,而操作的變數就是wrapper/binder/filler使用的種類跟比重。當你對於雪茄的分析跟體驗次數久了,你就可以從雪茄廠商介紹的菸葉組成當中去猜測其風味,再從結構比重當中去得知強度,最後一個無形且最難判斷的製程就是「成品後發酵」去影響最終的風味。雪茄複雜嗎?是很複雜?也比酒還要難養保存,但是也因此而相當有趣...

EP Carrillo Encore Majestic的夜曲

        那天,台北的夜晚下著雨,什麼事都不能做的週末夜最適合來仔細品味一支好的雪茄,或者說來談談雪茄與菸廠的創作背景,最為恰當。說到這款EP Carrillo Encore Majestic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曾拿下2018年CA年度評比第一並且得到96 rating的高分。許多國際雪茄達人也對於此款雪茄風評極高,令人好奇它到底哪裡好?讓人想一探究竟。說到這個冠軍得主,得要先認識一下他的創造者,Ernesto Perez Carrillo大師跟他的家族事業,值得一提。Ernesto這位大師早年生長在一家小雪茄廠,但是年輕時的他並不對雪茄生意感到興趣。他的父親在邁阿密小哈瓦那區開了一家小公司El Credito Cigar Co. 每年產出約數十萬隻的雪茄生意也勉強過得去,在1976年的時候他父親決定要把公司賣掉的時候,Ernest感受到父親的家業如果因此而終止,他覺得似乎不應該如此,因此他決定繼承父業繼續經營,但是他父親也因病於1980年就過世將整個公司的經營放手給他處理。於是Ernesto開始用心潛入雪茄生意,並創立非古雪茄La Gloria Cubana品牌且經營得有聲有色(在古巴解放革命之後,美國基於對古巴的禁運條款,以及內地對雪茄的市場需求之下,許多從古巴移居到美國的雪茄製造商在美國資方的挹注之下成立了許多跟古巴原始品牌同名的雪茄,例如Cohiba, Hoyo de Montterry, Punch, Partagas等等皆有非古品牌,以供應美國龐大的市場需求)。Ernesto對於雪茄的經營越來越有成績,也讓非古雪茄最大集團之一的General Cigar Co.在1999年買下了這個品牌公司,並且繼續聘任Earnest擔任公司專業經理人繼續合作直到2009年他離開了公司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創立自己的獨資公司EPC Cigar Co.(見附圖)公司創立時將工廠設立在多明尼加,也發行了幾個成功產品線,例如La Historia雪茄就曾經拿下CA在2014年度第二名的佳績,讓他的事業蒸蒸日上,緊接著在2016年的IPCPR展會上首次推出Encore這款雪茄,希望能再創佳績突破La Historia的成就,但私下Ernesto表示當時他認為Encore的表現還不夠完美,因為茄衣的風味還不夠醇,所以Carrillo家族並沒有在2016年將Encore推上市,不斷的尋找提升雪茄風味的作法,最後讓他找到採用一種傳統的”Tercios”發酵法(見附圖,將菸葉用棕梠樹皮捆包起來,放置2年以上,讓菸葉能在二次發酵過程同時透過棕梠樹皮高透氣特性讓水氣自由進出呼吸)得到最佳的菸葉發酵後風味。經過兩年的調配跟測試,Ernesto大師覺得Encore這款雪茄已經達到他要的水準可以推上市,並且在市場大放異彩,獲得許多雪茄評論者的高度評價。
Tercios菸葉發酵法

Perez-Carrillo family
EP Carrillo Encore Majestic
        說到Encore這款非古的雪茄,讓許多雪茄迷搞不懂的是,他的filler, binder, wrapper全部都是用尼加拉瓜的菸葉,等於是Nicaragua Puros (Puros指的是單一產地菸葉,非多國菸葉組合),除了古巴雪茄之外,少見有非古雪茄採用Puros的配方,所以這款雪茄揚棄了非古多種香氣交織的特色,讓風味單純直率,或許是者種做法讓遍嚐非古雪茄的評審大大們覺得Earnest大膽且有自信,單靠著菸葉發酵製程來滿足雪茄客的嗅覺跟味蕾,以真功夫取勝,不花俏,且回歸古巴正宗搞法。當我品嚐到這支雪茄時我也會心一笑,竟然有人全部用尼加拉瓜的菸葉來搞古巴雪茄的作法,頗有跟古巴雪茄較勁的意味。Carrillo家族在2014年的作品La Historia採用的菸葉組合就多元了,墨西哥wrapper, 厄瓜多binder, 多明尼加與尼加拉瓜的filler,這個就跟My Father La Opulencia(2018 CA第二名)的搞法一樣,以風味變化多端取勝,所以無論是年輕司機或是老司機都會覺得My Father La Opulencia的風味比Carrillo Encore還要來得豔麗多元,為何Encore會得第一名呢?是廣告買太多嗎?或許是或許不是……但我再次品嚐之後,我對於這款Encore採用Nicaragua Puros加上Tercios發酵法的雪茄有點刮目相看,因為我相信諸多雪茄鑑賞家對於各款雪茄的評鑑基礎應該是公平的,今天假使My Father也是採用Nicaragua Puros來搞,不見得能夠贏得了Carrillo Encore。這麼多年來,尼加拉瓜已經是CA Top25前幾名的常勝軍,風味變化多端,風騷豔麗,但是吃久了嘴巴總是會膩,偶而來個Puros也是一種驚喜,所以我說在策略上,或許Carrillo略勝一籌,因此拔得頭籌。在我的感受之下,My Father La Opulencia跟Carrillo Encore都是相當好的雪茄,難分高下,因為組合跟工法完全不同,身為一個雪茄迷,必定會在不同的場合跟情境之下去選擇要抽哪一款雪茄,就好比人們有時候想吃什錦佛跳牆,但有時候只想品嚐一碗功夫扎實的牛肉麵。這兩種食物帶給人們的滿足感很難分高下的。

        Carrillo Encore在cold test的時候,我的嘴巴品嘗到葡萄乾、蜜棗、可可般的香氣。茄衣外觀光滑細緻,味道秀氣內斂。點燃雪茄後,在前段我嚐到了明顯的松木、泥土跟炭燒胡椒味,這跟古巴雪茄的表現一樣,純淨直接,沒有豔麗的奇幻風味,但是嘴裡嚐到的是菸葉高度醇化的舒適感。隨著時間燃燒上來雪茄風味開始透出可可香氣以及白胡椒帶辣味的口感,這是參雜尼加拉瓜菸葉跟古巴菸葉filler兼併的風味特色,到這裡我又必須提到Carrillo Encore採用的Tercios發酵法,特別將不同產區的尼加拉瓜菸葉放在一起陳放兩年,讓風味交織而成該款雪茄獨特的韻味,是內斂,也帶有深度,雪茄燒到一半,我已經開始覺得輕飄飄,看來尼古丁的含量也是不少,medium to full body的份量,著實可以逐漸感受到,也讓我特別享受放鬆,桑啊。非古雪茄的戰場,已經從多國菸葉的組合,進入到特殊發酵工法的工藝上,這是好事,也能讓雪茄迷們隨著master blender對於雪茄創新突破的努力過程中一起提升。


Carrillo 家族祖母
Carrillo家族女兒Lissette

        EP Carrillo Encore Majestic的雪茄環標上面show著兩位家族的女人,一個是Perez-Carrillo的祖母在古巴Pinar del Rio的菸葉田中採收菸葉的圖像,一個是他的女兒Lissette張開手歡迎各位雪茄迷來鑑賞Carrillo家族的作品。Ernesto Perez-Carrillo把家族最具象徵性的兩位女性放在雪茄商標上,代表這作品的承諾與榮耀。在國外的企業當中,把家族的姓名、代表人物放上商標,就是表示家族跟產品是榮辱與共在同一條生命線上的。有機會,也來品嚐一下這款雪茄吧,別用一般非古的角度來評鑑它,你或許會不解其理,抽雪茄時搭配著故事與歷史,會讓雪茄的風味帶來更多的樂趣跟玩味,雅俗共賞。

Nica Rustica El Brujito來自女巫配方

        相傳6000年前,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原著先民,流傳著神秘原始的「女巫」來治療身患重病的人是採用神秘的儀式搭配著一種菸草,讓患者忘卻病痛擺脫身心的不適感。這種古老的治療方法與儀式,相信仍在少數地方有流傳著。


「El Bruhito」=「 女巫」

        來自尼加拉瓜大廠Drew Estate的產品線Nica Rustica的「El Brujito」雪茄,西班牙文就是「女巫」的意思,這款雪茄的master blender為了找回女巫的神秘配方精神,採用濃厚尼古丁的菸葉,中度偏高的煙濃度,粗獷豪邁的麻辣口感,來自Mexican San Andreas Negro binder的迷人內斂風味,粗厚Maduro Connecticut Broadleaf 的深沉香氣,讓你感受重口味沖擊後還帶著舌苔稍微麻麻的後座力。


Nica Rustica El Brujito

        想像著南美神秘女巫在幫你做治療的感覺,刺刺的,麻麻的⋯⋯抽完雪茄又飽又放鬆
身體不舒服抽她治病,沒病的抽她當作保健食品也是醉了。











































說雪茄跟抽雪茄一樣重要

        平日,我喜歡看很多關於雪茄的報導、原廠資料、部落客文章,因為雪茄從不是簡單的產品,姑且不論一支雪茄從菸葉種植到捲煙完成至少經歷兩百道程序以上,當中關於雪茄的故事實在是三言兩語難以表達完整。傳道推人入坑的過程也的確必須參考諸多的相關資料才能做較詳盡的說明。品味雪茄在於調味的總成,就好比交響樂講究的是協奏,不是獨奏,因此單一菸葉的品種跟種植法是「農業」探討的範圍,探討雪茄更應該花時間去了解的是當中的背景、調味、文化、廠家master blender的堅持與想表達的意境。畢竟花了這麼多功夫所調配而成的作品鐵定有很多需要被描述的背後故事,不會只是一個「好不好抽」就可以埋了一支雪茄。




























        在享受每一款雪茄的過程,多讀讀產品的背景資料則更能了解更多當中的典故,也可以在介紹雪茄時可以讓讀者獲得更多的資訊,畢竟網路傳播的平台只能用文字言語傳達感受,有更多的知識參考下幫人介紹雪茄時也能更加傳神,更加增添樂趣。介紹雪茄也是一項重要的知識傳遞過程,透過寫作,不單單只有描述風味,更多是表達自己對於這款雪茄、菸廠、品牌的感受與讚賞,當然有時也有褒貶參雜,但都是人與人之間文化傳遞的過程。豈是一句「很好抽」可以表達的....


        任何的寫作,都需要有詳盡豐富的表達方式,才能讓讀者深入了解,並且帶有樂趣。也像是廚師端一道菜上桌,用餐者不是只需要知道這是「飯」、「菜」、「肉」而已。更重要的是如何講的「色、香、味」俱全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Cigar, Culture and People

常常有朋友問,你何時開始接觸雪茄?
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你所了解的雪茄是什麼? 它又帶給你什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一樣的菸草,總是能讓人說出不同的故事與心情。

Terry,台灣雪茄愛好者,於花蓮七星潭留影
      對我而言,雪茄是一種手工藝術品,蘊含著每個參與作者(菸農、調味師、捲煙師)個別且與眾不同的創作在其中,無論感受是好是壞,都是一種體驗,其觸感、香味、口感、色澤皆是獨一無二。即便是同品牌同款雪茄也會有不同的表現與結果,皆來自於「天」、「地」、「人」、「養」四個因素的影響。天,是雪茄的製作年份、當時的天候雨水、陳放醇化的時間,決定了雪茄的時間價值。地,是雪茄的產地、土壤、養分,影響了菸葉的口感與風味。人,是菸葉的耕農、發酵製程師、捲菸的師父、調味師,決定著雪茄風味的組合與呈現。養,是雪茄出廠後的陳放(aging)、低溫收藏、使用前的加濕穩定養茄過程,對於原始雪茄風味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然而每款雪茄給人的感受也因個人當時的身體狀況、心情、環境、同享者所影響帶給你不同的感受,謂之「場」的因素而影響風味感受,讓人有時候覺得偏苦澀、有時候覺得偏香甜、有時候卻淡然無味,更有些時候,隨著搭配的飲品、食材勾勒調和出不同的風味變化,烈酒的香醇、咖啡的甘苦、茶葉的清香、可樂的香甜,皆帶來不同的味覺樂趣。

COHIBA BEHIKE - 尖石鄉宇老觀景台
        雪茄沒有好壞,只有你喜不喜歡,用得對與不對。有些時候,我覺得雪茄的品牌反而是對它的一種負擔,好比一些名貴的商品,經過市場的炒作哄抬之後,貴得離譜還一品難求,相信很多人品嚐過的心底滋味是「真的有傳說中的這麼好嗎?不禁讓自己遲疑了...」,我反而覺得有時候雪茄的價格所反應的不是他的好風味,而是他的「美麗」與「稀有」,恐怕早已淪落為時尚場合的「珍貴皮草」了,但又何妨,不過就是各取所需。因故,找到自己心中認為最好的雪茄,得回歸到最原始的感受,味道、口感、尼古丁、發酵熟度等等,問問自己最喜愛的組合是什麼?找尋自己心中最真實的答案。如果將一堆雪茄送到你手上之前把標籤通通取下來,你喜歡哪一支雪茄?很簡單,就是不要聽人家說東道西,自己嚐嚐看。



CAO Pilon - 泗林綠色隧道
        高貴的品牌,也會出產表現平庸的雪茄。平價的品牌,也會出產令人激賞的雪茄。市場對於每一款雪茄的定價並不能代表其價值,而真正的價值在於使用者心中,我從不喜歡給雪茄評分,也從沒把握推薦哪款雪茄定會讓人喜愛。正因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人的味覺、嗅覺神經細胞長得各有不同,對於感受一定會有差異。一個味覺嗅覺敏銳的人或許可以有機會擔任調味師,但並不表示每一款名貴雪茄必定能取悅市場大眾的心情。心生歡喜是一種巧然的時機,就是要對到個人的味。有人就算天天燒著OpusX、BEHIKE,也無法感到滿足.......有人在路邊點著小品雪茄就可以沈醉享受的許久(是在說我),品味雪茄先把標籤忘了,回歸到「天、地、人、養、場」五項因素,仔細檢視著每個因素,了解著每款雪茄的歷史背景、菸草來源、調味師的想法、醇化陳放的年份等等。別忘了,雪茄是農產品,一種純天然手工的創作,無論是自己獨享與雪茄對話亦或是跟三五好友談天論地講雪茄都好,雪茄所帶給我們的是它本身的故事、文化的涵養與人的感觸。



Quai D'Orsay 54 - 台東金車伯朗大道
        我喜歡帶著雪茄到處旅遊觀景,這個純天然的農產品總能跟大自然融為一體,呈現出一種和諧的畫面,也增添了享用時的回憶,也希望能跟大家分享這些美好的事物,人生可以有更多色彩與味道。有鑒於人年紀越來越大頭腦總是會逐漸退化記不得許多細節,因此我才決定把我過去對於雪茄的體驗、分析、知識都記錄下來,讓自己跟茄友們可以翻找自己所記錄的「雪茄筆記本」,在工作閒暇之餘也是另一番自我放鬆的樂趣。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吸菸過量有礙健康!